听来的故事
不是刚刚听来的,总有三四天了。是周二的家庭社会学课上,老师偶然记起来,讲给我们听的故事。
是讲到结婚年龄的时候说起来的。老师说,大家现在是25岁结婚么?我们说,哪有,现在22岁就可以结婚了。老师大惊,说,不会吧?我们都说,当然啦,您在芝加哥呆了八年,回到中国赶不上形势了吧。老师说,真的,我出国前那个时候,北京还是25岁才可以结婚呢。
老师说,他那时候在北大,有个同学,是学俄语的。毕业之后分到外交部,隶属于对苏事务那一司。本来以为可以平平安安就此过一辈子,在外交部吃吃茶填填表看看报,不犯严重的错误,等待缓慢的升迁,自此之后生命既无动荡,也无惊喜。不料有一天风云突变,向北数30个纬度、和北京隔着一片草原又一片高原的地方,独联体解体了。原来的一个国家变成N个国家,对苏事务司忙得人手派不过来。这个时候他那个同学,被紧急派驻到格鲁吉亚去。
他那个时候有一个女朋友,从初中时谈起,已经交往七年了。彼时他24岁,急着要和女朋友登记结婚,这样就可以在自己走后不久将她以家属身份接出去。他拉着她到结婚登记处,柜台里面的老太太眯起眼睛说:你24岁?不能结婚,北京市的政策,25岁才是最低婚龄。两个人都急了,老太太又好心说:那女方有多大年纪?两个人若加起来到了50岁,也可以。可是那女孩子也刚刚24岁,加起来48岁,还是不符合政策。后来他求了又求,求了又求。他在外交部的司长也过来帮他说话,可是登记处总坚持照章办事,最后婚终是没有结成。
他就一个人,孤零零地登上了去格鲁吉亚的飞机。
不,他孤身一人登上格鲁吉亚飞机是我的想象。事实上,那时候的格鲁吉亚好像没有飞机场。在1991年,格鲁吉亚是个不通电话、不通信件、不通飞机,更不通网络的地方。每次那个女孩子写信给他,要写到苏联的大使馆去。他每月乘车去一次莫斯科,在那里拿到同事转交给他的信。回去急着看了,回复了,下个月再去趟莫斯科,让同事再帮他发出去。持续了一段日子,女朋友和他分手了,嫁给了别人。她说,他回来的日子还遥遥无期,她年纪大了,等不了了。
当时听到这个故事时,老师讲的可笑,我们也是笑了的。今天又想起来,竟是联想起那部很老的电影Waterloo Bridge,费雯丽和劳勃泰勒主演,中译名叫做《魂断蓝桥》的。
上尉罗伊遇见芭蕾演员玛拉,对她一见钟情。他向她求婚,因为结婚后她就可以离开战乱的伦敦,到苏格兰和他的母亲呆在一起直到一战结束。他说服了部队的长官,然后他们手拉手一起到教堂去。天下着雨。神父说,亲爱的孩子们,过了下午三点就不允许新人结婚了。你们若是明天九点来,我会很高兴地为你们主持婚礼。罗伊说:可是不能破例么?玛拉说:算了,亲爱的,只是等十几个小时而已。然后当天夜里,罗伊就被紧急招走,到西线参战了。他们没能结成婚。玛拉等着他,直到有天看到报上的假消息,以为他死了,迫于生计当了妓女。后来他回来,她就自尽了。
这个听来的故事,和《魂断蓝桥》是那么地像。不过真实故事里的女主角没有自尽,她很聪明地另嫁了他人。战乱,死亡以及美丽的姑娘,可以构成吸引人的电影元素。平凡世界里的一双平凡人,结不成婚的故事就只好在大学的课堂上随便讲讲。这样的故事放在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下面,竟然又滑稽又凄凉。勃列日涅夫和叶利钦不会想到,他们的决定让遥远中国的一对恋人最终分离。到处都是乱世,都是变局,个人的悲喜比不上一只飘渺的蝼蚁。可是即便是这样,还是有那么些个年轻人真心实意地念叨着,生死契阔的誓言。
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不能接受。
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不能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