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也愁文献不足?

    GOOGLE中国在igoogle页面上提供了一个插件,叫做《论语》。大抵是借了于丹红老师的东风,每次打开igoogle,就会随机显示一句论语中的句子。

    对于论语,老尼我实在知之甚少。暑假的时候在toki家找书看,百无聊赖中找到论语,翻开一页,赫然看到孔子跟颜回他爹就是否给颜回买椁的事而争辩。颜回他爹说,我儿子挂了,家里又是底层群体收入低,孔子你是他导师,不是老说你爱颜回特别深,月亮代表你的心嘛,你看我儿子只有棺没有椁,不体面,你能不能意思意思,给他出钱买个椁?

    孔子说,靠。打秋风打到我这里来。老子很穷的,没钱给丫买椁。

    颜回他爹拿出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劲头说:孔教授你不是还有个马车吗?你可以把车卖了,给颜回买个椁。

    孔子就拿出唐僧的尽头来,唧唧歪歪的说了一通。他说,第一,自己的儿子自己管,这才是合乎情理的。即使是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我俩师生情,他也不是我儿子,他的丧事也不该我管。你是他爹,我只是他导师而已。第二,退一万步,就算他是我儿子吧,我也不一定给他买椁。你看我的亲生儿子孔鲤挂了,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此悲痛,但因为家里没有闲钱,也只给他买了棺,没有买椁。第三,你让我把车卖了,给颜回买椁,是万万使不得的。因为我好歹也是个博导,还做过处级干部,如果卖了车,出门步行,是不合礼数的,也有损于和谐社会的体面。第四……

    我估计还没说完第四条,颜回他爹就拿根绳去自挂东南枝了……

    这段啰里啰嗦的唐僧戏,就是我对《论语》产生浓厚兴趣的最早原因,这也是为什么我在igoogle上添加了《论语》插件的缘故。结果,我昨天打开igoogle,发现出现这样一行短短的孔老师语录:

    子曰:“夏礼吾能言之,杞不足征也;殷礼吾能言之,宋不足征也。文献不足故也。足,则吾能征之矣。”——语出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

    我看了很久,深深地被“文献不足”四个字打动了。我想:在春秋时期,子就体会到了学术的艰难,并用“文献不足”四个字概括了出来,这是一种怎样的穿越千年的洞见!它如洪钟大吕,在时光的隧道中回荡着不朽的绝响,让2009年秋天还没有迎来第一场雪的我,在北京的冷风中对着笔记本五体投地。为了表达我对子的崇敬,我对这段语录进行了试译:

    孔子说:“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,但是不能出发到杞国去做田野;殷朝的礼我也能说出来,但是我不能到宋国去做田野。(为什么我不能去做田野呢?)因为这是文献不足的缘故。如果文献充足,有理论背景的话,我就能出发去当地做田野了。”

    通过以上的试译,我发现孔子还和社会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他需要得到充足的文献,才能到杞国、宋国去进行田野调查。一个“征”字,把我们社会学者像红军长征一样跋山涉水、不畏艰险、跑农村、下基层的田野调查工作,描绘得淋漓尽致。我不禁热泪盈眶了。

    后来,我觉得这个翻译虽然好,但是好像好得有点不真实……再后来,我找到了正解……原来“征”不是出发做田野,而是同“证”;文献也不是文献,而是通“文贤”……我的翻译之梦又一次破碎了~~~~~

    以下是一种版本的翻译:

    孔子说:“夏朝的礼,我能说出来,但夏的后代杞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;商朝的礼,我能说出来,但商的后代宋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。因为这两国的典籍不足,了解夏礼、殷礼的贤人也太少。如果有记载夏礼、殷礼的典籍和熟悉夏礼、殷礼的贤人,我就能证明我所说的夏礼、殷礼了。”

Tags:

2 Responses to “孔子也愁文献不足?”

  1. 见贤 says:

    arielfairy勤奋了,今天学到不少知识哦

  2. 见贤 says:

    arielfairy勤奋了,今天学到不少知识哦

Leave a Reply